汽车天窗,这个看似简单的“车顶开口”,实则肩负着内外饰件、安全件和功能件的三重使命,是汽车零部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
在这个细致划分领域,一家中国企业的崛起格外引人注目——上海毓恬冠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毓恬冠佳”或“公司”),用20年时间改写了国产汽车天窗的历史。
从默默无闻到行业龙头,毓恬冠佳不仅成功打破外资垄断,更以创新为引擎,推动国产汽车天窗走向世界舞台。如今,随公司即将登陆长期资金市场,这家“隐形冠军”企业开启了新的征程,向着全世界汽车天窗供应商的目标加速前进。
毓恬冠佳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汽车运动部件制造领域,核心产品涵盖全景天窗与小天窗。公司凭借完备的汽车天窗设计、研发及生产一体化能力,在行业内树立起显著的竞争优势。
2023年毓恬冠佳汽车天窗销量为231.10万台。根据头豹研究院发布的《全球及中国汽车天窗行业独立市场研究》报告,2023年毓恬冠佳已成为中国汽车天窗市场第二大供应商,市场占有率为16%,也是截至2022年中国天窗市场前五名供应商中唯一诞生于中国本土的汽车天窗企业。
毓恬冠佳能有今天的成绩,可谓是一部“励志大剧”。要知道,自1932年伟巴斯特发明第一个折叠车顶以来,汽车天窗市场长期被外资巨头垄断。
但毓恬冠佳不认输,近20年的时间,毓恬冠佳一头扎进汽车天窗领域,像一个执着的“追梦人”,依照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指引,充分的发挥自己在研发、客户、工艺、质量、服务以及人才等方面的“隐藏技能”,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靠着技术进步这个“秘密武器”,一路打怪升级,逐渐打破外资对国内天窗市场的垄断,成功逆袭。
如今,毓恬冠佳已建立起完整的汽车天窗设计、研发、生产一体化能力,客户名单堪称“豪华”:不仅覆盖一汽、长安、吉利、长城等主流自主品牌,更拿下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广汽丰田等合资品牌的订单。这种“两条腿走路”的客户结构,既体现了企业的技术实力,也为其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有了强大的客户资源做后盾,毓恬冠佳的业绩也一路“飘红”。2021年至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一路上涨,分别达到169,365.96万元、202,094.37万元、249,077.30万元和107,976.61万元,净利润也是水涨船高,分别为4,283.30万元、7,042.09万元、15,875.17万元和7,947.01万元。
从总营收来看,2021年至2023年,毓恬冠佳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1.10%,其中全景天窗出售的收益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26.93%,小天窗出售的收益复合增长率为1.94%。业绩增长的速度,充分证明了毓恬冠佳在汽车天窗领域的“成长潜力”。
汽车天窗是车身系统中较大和较复杂的配套分总成之一。作为集光、机、电于一体的高集成化车身智能产品,汽车天窗结构较为复杂,既是提升车内颜值的内外饰担当,又肩负着保障安全和实现功能的重任,所以对它的整体设计、零部件质量和功能的要求极为严苛。
在汽车天窗这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赛道上,毓恬冠佳成功打破外资巨头的长期垄断,成长为行业龙头,毓恬冠佳到底有什么“独门秘籍”?产品设计开发能力是毓恬冠佳产品竞争力、客户满意程度的核心,而优良、高效的装配工艺流程是产品研制设计得以落地量产的有力保证,是产品质量稳定性、功能有效性的基石。
毓恬冠佳始终坚信“科技驱动发展”,靠着专业专注的精神和高效务实的作风,一头扎进自主研发。公司麾下约160名研发人员,组成了一支实力强劲的“研发梦之队”。
毓恬冠佳建立了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流程,并且实现了虚拟开发仿真,通过数据中心将所有技术信息对采购物流和制造实时共享,实现智能化开发关联。公司针对不一样客户需求,建立了适应性的数据交换系统,以保证开发过程保密高效的要求,聚焦天窗新概念创新,给客户提供一流天窗技术方案。
在产品创新研发方面,毓恬冠佳基于现有汽车天窗产品,在此基础上叠加技术附加值,以解决最终用户需求下的一些行业技术痛点,包括负氧离子帘布、超薄遮阳帘、起翘全景天幕等;同时,基于公司丰富的汽车运动部件有关技术储备,确定了电动尾翼、门模块等新产品研发路线,其中电动尾翼产品已量产,公司的尾翼产品以其独特的展开方式、前卫的造型以及良好的品控,获得了优异的行业口碑。
在实验室领域,毓恬冠佳也建立起了自己的“技术堡垒”。公司实验中心占地2700平方米,有70余台(套)实验设备,主要负责汽车天窗、电动尾翼、门模块及充电口盖等产品的测试,涵盖尺寸测量、力学试验、水密封试验、环境试验、振动试验、功能耐久试验及材料试验等多个模块,就像一个全面体检中心,给产品来个360度无死角检测。
深厚的技术沉淀,为公司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公司手握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证书,还获得了德国大众台架、上汽大众材料、上汽通用GP10、上汽集团乘用车、广汽乘用车、一汽红旗、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16家主机厂的资质认证。
在新能源车领域,为了让车内空间更宽敞舒适,部分车企选择天幕而非传统天窗,一时间,汽车天幕在新能源汽车配置中崭露头角,吸引了众多目光。
不过,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一路狂飙。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不断的提高,车底被电池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小,车内空间自然就被释放开来了。这样一来,天幕曾经引以为傲的空间优势逐渐被削弱。而且,天幕在隔热、通风和安全性能方面存在短板,相比之下,传统天窗的优势愈发凸显,天幕产品也存在逐渐被天窗产品替代的可能。
当然,新能源汽车无疑是巨大的增量市场,其发展将逐步打破原有整车销售市场结构,汽车天窗供应商可以借此机会打破由国外汽车厂商打造的传统汽车产业零部件供应链体系,进入整车配套体系并实现进口替代。
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快速的提升,我国汽车全面电动化进程不断加速,市场之间的竞争如同战场一般激烈。如今的行业竞争可不是“大鱼吃小鱼”那么简单,而是“快鱼吃慢鱼”,谁反应快、行动快,谁就能抢占先机。
凭借成熟的产品研究开发体系,毓恬冠佳展现了惊人的研发效率。以电动遮阳帘项目为例,公司仅用四个月就完成了传统流程需要十个月的工作量。这种“加速度”的背后,是公司长期积累的仿真、并行、优化等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
事实上,在新能源汽车赛道,毓恬冠佳早已落子布局。2024年上半年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销量前十的新能源车企中,有8家已成为公司客户。这不仅印证了公司的市场前瞻性,更展现了其适应新能源汽车赛道竞争的实力。
在国家全力支持汽车零部件国产化的政策东风下,毓恬冠佳更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车身系统中技术上的含金量较高的核心部件,汽车天窗的国产化率提升空间巨大。随着自主品牌汽车市场竞争力的增强,本土零部件企业有望在供应链体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公司本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5.75亿元,是在现存业务基础上进行产能扩张、技术改进、自动化升级及研发中心建设,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毓恬冠佳新厂房、汽车车顶系统及运动部件新研发技术项目、汽车电子研发建设项目等。
展望未来,毓恬冠佳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路线图: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技术创新,完善管理体系。在深耕中国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向着世界一流汽车天窗供应商的目标迈进。
自变量机器人是一家专注于AI与机器人领域技术创新的企业,基于机器人大模型来构建可以精细操作的通用智能体。近日,自变量机器人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光速光合与君联资本领投、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神骐资本跟投。融资将用于下一代统一具身智能通用大模型的训练与场景落地。
2. 氮矽科技完成新一轮战略投资氮矽科技是一家分离式高速氮化镓栅极驱动芯片研发商,致力于研发分离式氮化镓栅极驱动芯片及增强型氮化镓晶体管。公司驱动及晶体管产品已完成流片、封装及应用搭建,正在进行客户导入。氮化镓作为替代硅用于芯片制造的新兴材料,目前已经在快充市场呈现规模化应用。与此同时,氮矽科技还将聚焦手机快充、车载充电(OBC)、5G基站电源模块三大氮化镓应用市场的高端技术发展。近日,氮矽科技完成新一轮战略投资,由南京兰璞高质股权互助基金(有限合伙)领投,上海矽米企业管理合伙企业跟投。此次融资将进一步强化氮矽科技在氮化镓半导体领域的领头羊,加速其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步伐。
3. 普照信息完成7.4亿元B轮融资普照材料是一家高精度光掩膜基版材料研发商,集研发、生产与销售于一体,旗下拥有能够生产75×75mm至700×800mm各种规格的溅射匀胶铬版生产线,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新型平板显示器件、集成电路、精细光学、线路板、微纳加工及激光防伪等多种产业的光掩膜制作。近日,普照材料完成7.4亿元B轮融资,这是普照材料继2024年初A轮5.6亿融资之后,一年内完成的第二轮融资。本轮实控人湖南能源集团和老股东深创投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新材料基金继续追加投资,并引进综改试验(深圳)股权互助基金、江丰电子、兴湘资本和湘江国投等新投资人。其中领投方综改试验(深圳)基金是由国务院国资委推动设立、助力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的基金,由鲲鹏资本与中国国新联合发起设立。融资资金将大多数都用在二期半导体用掩模基板项目建设,目前资金已全部交割到位。
4. 万宇科技完成过亿元A+轮融资万宇科技是一家搅拌摩擦焊智能装备研发商。公司始终致力于成为全世界领先的特种焊接研究与产业化平台,以搅拌摩擦焊及其衍生技术为核心,为客户在特种焊接领域提供从智能装备、先进制造、焊接耗材到技术咨询的一站式服务。近日,万宇科技完成过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洪泰基金领投,此次融资将大多数都用在搅拌摩擦焊装备的商业化与产能扩大。
5. 佳迈股份完成新一轮近亿元融资佳迈股份是一家新能源气动元件生产商,专注于精密电动、气动、真空元件研发、生产,产品有电动卡爪、机器人模组、精密气缸、换向阀、精密电控比例阀气动辅助元件、真空发生器等,大范围的应用于LCD、OLED、智能手机、激光、锂电池及其他消费电子设备领域。近日,佳迈股份宣布完成新一轮近亿元的融资。本轮融资由弘晖基金领投,博源资本、靖烨投资、珠海高新金投等跟投。本轮融资将进一步助力佳迈股份在气动元件领域的研发创新和产能扩张,加速中高端气动元件的国产化替代进程。
6. 麒宁芯维度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麒宁芯维度是一家从事无源和有源光通信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的科技公司。其全资子公司南京芯光维度和控股子公司南京睿耐特主要是做无源光通信产品(光纤阵列Fiber Array、波分复用WDM、光分路器PLC)的生产,其关联公司成都安可提主要是做有源光通信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近日,麒宁芯维度完成Pre-A轮数千万元融资。此轮融资由中信聚信领投,老股东金雨茂物跟投。本轮融资资金将全面投入智算数据中心高端AI模块、光无源产品研制,推进产线建设,加速市场拓展,全力筑牢技术壁垒,稳步扩大市场版图。